ipv4和ipv6互联软件 ipv4转ipv6软件 - 电脑 - 【龙岩电脑网】_龙岩电脑维修_龙岩笔记本电脑维修_监控安装_市区上门维修
公司动态

ipv4和ipv6互联软件 ipv4转ipv6软件

摘要:IP地址的概念以及IPv4与IPv6的区别。 目前的全球因特网所采用的协议族是TCP IP协议族。IP是TCP IP协议族中网络层的协议,是TCP 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目前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

发布日期:2020-09-17

ipv4和ipv6互联软件

IP地址的概念以及IPv4与IPv6的区别。

目前的全球因特网所采用的协议族是TCP/IP协议族。

IP是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的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

目前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为IPv4),发展至今已经使用了30多年。

IPv4的地址位数为32位,也就是最多有2的32次方的电脑可以联到Internet上。

近十年来由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IP位址的需求量愈来愈大,使得IP位址的发放愈趋严格,各项资料显示全球IPv4位址可能在2005至2008年间全部发完。

什么是IPv6?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也可以说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协议,它的提出最初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

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

按保守方法估算IPv6实际可分配的地址,整个地球的每平方米面积上仍可分配1000多个地址。

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了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它问题,主要有端到端IP连接、服务质量(QoS)、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插即用等。

IPv6与IPv4相比有什么特点和优点? 更大的地址空间。

IPv4中规定IP地址长度为32,即有2^32-1个地址;而IPv6中IP地址的长度为128,即有2^128-1个地址。

更小的路由表。

IPv6的地址分配一开始就遵循聚类(Aggregation)的原则,这使得路由器能在路由表中用一条记录(Entry)表示一片子网,大大减小了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长度,提高了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速度。

增强的组播(Multicast)支持以及对流的支持(Flow-control)。

这使得网络上的多媒体应用有了长足发展的机会,为服务质量(QoS)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 加入了对自动配置(Auto-configuration)的支持。

这是对DHCP协议的改进和扩展,使得网络(尤其是局域网)的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 更高的安全性.在使用IPv6网络中用户可以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对IP报文进行校验,这极大的增强了网络安全.

IPV6&&IPV4的区别是什么?

现有的互联网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

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它的提出最初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影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

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估计在2005~2010年间将被分配完毕,而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

按保守方法估算IPv6实际可分配的地址,整个地球每平方米面积上可分配1000多个地址。

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它问题。

IPv6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扩大地址空间、提高网络的整体吞吐量、改善服务质量(QoS)、安全性有更好的保证、支持即插即用和移动性、更好实现多播功能。

显然,IPv6的优势能够对上述挑战直接或间接地作出贡献。

其中最突出的是IPv6大大地扩大了地址空间,恢复了原来因地址受限而失去的端到端连接功能,为互联网的普及与深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当然,IPv6并非十全十美、一劳永逸,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IPv6只能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过渡需要时间和成本,但从长远看,IPv6有利于互联网的持续和长久发展。

IPv6 FAQ 1. 什么是IP? 什么是IPv4? 什么是IPv6? 目前的全球因特网所采用的协议族是TCP/IP协议族。

IP是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的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

目前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为IPv4),它的下一个版本就是IPv6。

IPv6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它在不久的将来将取代目前被广泛使用的IPv4。

2. IPv6与IPv4相比有什么特点和优点? 1)更大的地址空间。

IPv4中规定IP地址长度为32,即有2^32-1个地址;而IPv6中IP地址的长度为128,即有2^128-1个地址。

2)更小的路由表。

IPv6的地址分配一开始就遵循聚类(Aggregation)的原则,这使得路由器能在路由表中用一条记录(Entry)表示一片子网,大大减小了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长度,提高了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速度。

3)增强的组播(Multicast)支持以及对流的支持(Flow-control)。

这使得网络上的多媒体应用有了长足发展的机会,为服务质量(QoS)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 4)加入了对自动配置(Auto-configuration)的支持.这是对DHCP协议的改进和扩展,使得网络(尤其是局域网)的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 5)更高的安全性.在使用IPv6网络中用户可以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对IP报文进行校验,这极大的增强了网络安全. 3. 我们需要2^128-1个IP地址吗? 需要.随着电子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将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可能身边的每一样东西都需要连入全球因特网.并且,准确的说,使用IPv6的网络并没有2^128-1个能充分利用的地址.首先,要实现IP地址的自动配置,局域网所使用的子网的前缀必须等于64,但是很少有一个局域网能容纳2^64个网络终端;其次,由于IPv6的地址分配必须遵循聚类的原则,地址的浪费在所难免. 4. 我想了解一下IPv6,该怎么做呢? 看RFC! 这是最省钱也是最保险的办法,就是枯燥一点.目前国内介绍IPv6的书至少有一本: IPv6--the new Internet protocol(second edition)/新因特网协议IPv6(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介绍IPv6网络编程(Unix平台)的书也至少有一本: Unix Network Programming Volume I (Second Edition)/Unix网络编程卷一(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 我想试一试IPv6,该做些什么呢? 你需要三样东西:支持IPv6的操作系统;支持IPv6的软件;与因特网的连接. 1)目前支持IPv6的操作系统有:Linux(内核版本至少是2.2.1,最好是2.2.12以上),FreeBSD(4.x系列已经支持IPv6,更早的版本需要给内核打补丁),WindowsNT/2000(需要去微软的网站下一个补丁程序),NetBSD,OpenBSD,Solaris(这些就不熟了),等等等等.目前肯定不支持IPv6的操作系统是(我知道的)Windows系列中Windows98及其以前的版本. 2)支持IPv6的操作系统一般都会自带一些支持IPv6的网络程序(Linux的情况比较特殊,有的软件可能本身支持IPv6但在编译的时候没有打开相应的选项,这是因为不同的发布商对IPv6重要性及可用性的看法各不相同).但是,这些操作系统自带的程序往往并不是最好的,你可能需要到网上去找一些好用的支持IPv6的软件. 3)如果你想真正尝试IPv6,一定要连网,起码要有一个局域网环境.这是别人的答案,网上这类介绍很多的。

英语翻译IPv4与IPv6网络的互联技术研究翻译成英语别用软件翻译

IPv6 相对于IPv4 的优点 1.更大的地址空间2. 更高效的路由基础结构3.更好的安全性4. 移动性。

移动IPv6 允许IPv6 节店、成为移动的。

圭意己巨变在IPv6 网络上的位置) ,同时仍然保持现有的连接。

5. 更好的服务质量(QoS) IPv6 报头申使用了一个被称为流标签(Flow Lable) 的新字段,这个新字段用于定义如如何处理和标识流量。

IPv6 相对IPv4 的变化IPv6 与IPv4 相比,变化体现在以下5 个重要万面。

1.扩展地址 IPv6 的地址结持中除了把32位地址空间扩展到了128 位外,还对IP 主机可能获得的不同类型地址做了一些调整。

2. 简化的包头IPv6 的基本包头有8 个字段,而IPv4 的基本包头有12 个字段,其中,IPv6 的包头中没有了首部长度3. 对扩展和选项支持的改进在IPv4 中可以在IP头的尾部加入选顶,与此不同, IPv6 中把选项放在单独扩展头中4. 流IPV4中,基本上每个包都是自中间路由器按照自己的万式来处理的。

IPv6 中流的概念的引入仍然是在无连接协议的基础上的,一个流的目的地址可以是单个节点也可以是一组节点。

传输IPv6 包的路由器不需要通过查看包里面的内容再决定传输方式,这在加密和一些别的应用中尤其有用5. 身份验证和保密IPv6 使用了两种安全性扩展:IP 身份验证头(AH) 首先由RFC1826 (IP 身份验证头)描述,而IP 封装安全性净荷(ESP) 首先在RFC1827 (IP封装安全性净荷〉中描述。

这些技术在IPv4 的VPN 中也在使用,不同的是,在IPv4 中, AH 和ESP 是可选顶,需要特殊的软件和设备来支持,在IPv6 的设备中,对这些特性的支持是必选项。

...

西工大ipv6和ipv4都是什么?软件么,需要安装什么的么

是协议,不需要安装,win7自己就有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其中Internet Protocol译为“互联网协议”。

IPv6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

目前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为IPv4),它的下一个版本就是IPv6。

IPv4,是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的第四版,也是第一个被广泛使用,构成现今互联网技术的基石的协议。

1981年 Jon Postel 在RFC791中定义了IP,Ipv4可以运行在各种各样的底层网络上,比如端对端的串行数据链路(PPP协议和SLIP协议) ,卫星链路等等。

局域网中最常用的是以太网。

ipv4用完了吗最近听说ipv4已经用完那么下一代ipv6与ip

IPv4字段中有一些与IPv6头类似,但其中真正完全保持不变的只有第一个字段,即版本字段,因为在同一条线路上传输时,必须保证IPv4和IPv6的兼容性。

下一个字段,即包头长度,则与IPv6无关,因为IPv6头是固定长度,IPv4中需要这个字段是因为它的包头可能在20字节到40字节间变化。

服务类型字段与IPv6的流类别字段相似,但TOS的位置比该字段要靠后一些,而且在具体实现中也没有广泛应用。

下一个字段是数据报长度,后来发展成了IPv6中的净荷长度。

IPv6的净荷长度中包含了扩展头,而IPv4数据报长度字段中则指明包含包头在内的整个数据报的长度。

这样一来,在IPv4中,路由器可以通过将数据报长度减去包头长度来计算包的净荷长度,而在IPv6中则无须这种计算。

后面的三个字段是数据报ID、分段标志和分段偏移值,它们都用于IPv4数据报的分段。

由于IPv6中由源结点取代中间路由器来进行分段(后面将有更多关于分段的内容),这些字段在IPv6中变得不重要,并被IPv6从包头中去掉了。

而生存期字段,正如上面所述,变成了跳极限字段。

生存期字段最初表示的是一个包穿越Intenet时以秒为单位的存在时间的上限。

如果生存期计数值变为0,该包将被丢弃。

其原因是包可能会存在于循环路由中,如果没有方法让它消失,它可能会一直选路(或者直到网络崩溃为止)。

在最初的规范中要求路由器根据转发包的时间与收到包的时间的差值(以秒为单位)来减小生存期的值。

在实际情况中,大部分路由器都设计为每次对该值减1,而不是计算路由器上真正的处理时间。

协议字段,如前所述,指出在IPv4包中封装的高层协议类型。

各协议对应的数值在最新版本的RFC(现在是RFC1700)中可以查到。

这个字段后来发展成为IPv6中的下一个头字段,其中定义了下一个头是一个扩展头字段还是另一层的协议头。

由于如TCP和UDP等高层协议均计算头的校验和,IPv4头校验显得有些多余,因此这个字段在IPv6中已消失。

对于那些真的需要对内容进行身份验证的应用,IPv6中提供了身份验证头。

IPv6中仍然保留了32位的IPv4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但将它们扩展为128位。

而IP选项字段则已经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IPv6扩展

如何实现IPv6和IPv4的协同工作?

对于互联网来说,那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哦,现在网络专家们都意识到互联网地址短缺时代的到来,知道这将成为一个问题。

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评价下面的内容,在2009年6月的会议上,互联网协会首席互联网技术官莱斯利·代格尔承认,“IPV6缺乏对IPv4的兼容性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现在哭诉标准出现了问题已经太晚了。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这两个基础网络协议共同工作。

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存在几种处理方式。

但我要先提醒你,它们都不是完美的,不过至少有一种或者几种,可以为公司提供帮助。

在购买其中的任何技术之前,必须对IPV6到IPv4的转换过程进行全面测试,在部署之前,还要对组件的互操作性进行检验。

这里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太高了,没有人会希望它在业务网络工作时间中出现的。

IPv4IPV6共存模式可以采取下面的三种形式之一...第一种就是双协议栈,通过在网络硬件上同时运行IPv4和IPV6协议来实现。

第二种就是利用“隧道”方式,利用一种协议穿过另一种。

通常情况下,这意味着将IPV6数据包封装为IPv4数据包。

这一技术的说明在RFC 4213标准《IPV6主机和路由的基本转换机制》有详细介绍。

最后,就是依据RFC 2766标准提供的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器(NAT-PT)。

它的工作原理正如名称中说明的,将IPV6数据包转换为IPv4数据包的软件或者设备。

尽管乍看上去,网络地址转换(NAT)会更受到支持者的喜爱,但这里面也存在固有的问题。

正如思科在《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器》优先白皮书中指出的,“由于该协议不属于普遍适用的通用机制,因此,在特定区域中进行应用部署的时间,必须对所有涉及部分进行全面彻底的分析”。

简单地说,就是如果计划部署NAT-PT的话,就必须了解周围应用层网关(ALG)的部署情况。

此外,NAT-PT与IPv4下的NAT模式相比,一个关键区别就是在流量输入和输出的时间都必须进行地址转换。

这将导致复杂程度飞速上升。

尽管可以选择使用静态双向映射,但它将很快过时也不能支持大规模的应用。

当然,还可以使用域名系统(DNS),但对于旧式DNS服务器来说,它们将无法支持IPV6的AAAA记录。

并我再重复一次,我不认为在实际中遇到地址请求攻击时,那些支持IPV6的DNS服务器不会出现问题。

在双IP堆栈模式下,所有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和其他设备都同时运行两种协议,而IPV6将是首选协议。

通常情况下,部署过程是从广域网(WAN)核心路由器的TCPIP协议栈开始,接下来扩展到边界路由器和防火墙,然后轮到数据中心路由器,最后到达连接桌面的路由器。

由于公共互联网已经开始过渡到IPV6协议,网络管理员可能需要开始准备在网络边界上部署双栈交换机了。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操作系统和网络设备领域所有的主要供应商都支持双IP栈。

缺点是,大多数传统网络硬件和服务器不支持IPV6。

这可能导致用户试图访问互联网网站时,双叠边缘交换机在域名服务器(DNS)方面出现无法预计的问题。

此外,很多版本的互联网应用,甚至包括文件传输协议(FTP)这么流行的东西,都不能在IPV6下工作。

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双协议栈应用层网关(DS-ALG)。

通常情况,这些网关可以作为在IPv4互联网中两种协议的转换代理。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只能针对特定应用。

并且由于所有数据包都会被拦截下来进行检查以确认是否需要DS-ALG服务,所以,网络速度也会受到影响。

而在隧道模式下,一种协议可以在另一种内部运行。

通常情况下,是IPV6在IPv4的内部。

这些隧道可以通过以IPv4为主的内部广域网和互联网传输IPV6数据包。

而等到IPV6成为互联网的主要协议时,我们将用IPV6隧道传输IPv4流量。

目前有两种类型的隧道:手动又叫做静态,以及动态。

手动配置的IPV6隧道,需要在隧道两端都进行配置。

手动模式的适用范围是用来连接互联网上运行IPV6的企业内部网。

对于其它类型的IPV6互联网来说,它不是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

动态隧道使用了多种技术来确认数据包的到达地址和路由的途径。

这使得它们更容易建立和维护。

最常见的动态隧道技术是6到4。

它不需要建立一条直接的隧道。

与此相反,它可以利用专用中继路由器来对IPV6数据包进行封装并通过IPv4连接转发。

6到4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自动建立IPV6V4隧道,而不必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手动设置。

6到4通过骨干传输点利用IPv4单播来建立点对点的连接进行传输。

为了保证使用中不出现问题,供应商和网络工程师必须确保安全配置经过了精心设定。

毕竟,对于可以利用IPv4和IPV6报头隐藏错误地址以及将恶意流量放进封装的数据包内发动拒绝服务(DoS)攻击的黑客来说,这一切都显得太简单了。

上面提到的就是一些最流行的IPV6和IPv4协作工具。

当然,市面上还有很多其它类型的。

想知道对于所有这些工具来说,最糟糕的问题是什么么?答案很简单,它们的兼容性都很差。

正如我在前面所说的,不论是否喜欢,所有人都需要准备迁移到IPV6上。

与此同时,在未来几年里,我们几乎肯定需要这些技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同样,在部署任何IPv4IPV6桥接解决方案之前,我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让网络工程...

IPV4升级IPV6的步骤

安装IPV6 的步骤: XP下的配置方法与2003下配置方法基本相同。

只是XP下必须先安装上IPV6协议,并且至少升级至SP1。

配置过程如下: 1、安装IPV6协议C:\>ipv6 install 2 、查看端口信息 首先使用 ipv6 if 指令查看各接口状态,一般情况下,你会看到如下显示: Interface 4 (site 1): 本地连接 …… Interface 3 (site 1): 6-over-4 Virtual Interface …… Interface 2 (site 0): Tunnel Pseudo-Interface …… Interface 1 (site 0): Loopback Pseudo-Interface …… Interface 4 是本地的实际端口,其他三个都是虚拟端口,值得注意的是 Interface 2 ,它是 Auto-Tunnel 的端口,在接入配置中我们要用到。

3、如果是在纯IPV6网络(或IPV6和IPV4双栈网络)中,你就可以自动获得IPV6地址,可以访问IPV6网站了。

你也可以设置固定的IPV6地址,方法如下:C:\>netsh netsh>interface ipv6 netsh interface ipv6>add address "本地连接" fe80:a520:1314::1 /* 设定固定的IPv6地址,“本地连接”是指你的机上建立的某个连接的名称 */ netsh interface ipv6>add dns "本地连接" 2001:251:e101:0::2 /* 设定IPv6 DNS地址 */ 4、如果你是在IPV4网络中,你需要与IPV6网络进行隧道连结。

需要对端用户的配合来建立隧道,对端可以是网络中心的路由(交换)器,也可以是另一台PC机。

无论如何,以下信息都是必须的:。

你的可路由到对端的IPV4地址,假定为 210.35.168.100。

对端的IPV4地址,假定为 210.35.240.24。

对端的IPV6地址,假定为 2001:250:6C01:1000: 1。

对端分配给你的IPV6地址,假设为 2001:250:6C01:1000: 2本端配置如下:配置隧道: ipv6 ifcr v6v4 210.35.168.100210.35.240.24 为本机配置 ipv6 地址: ipv6 adu 4/2001:250:6c01:100: 3、注: 第4个Interface端口的地址设为2001:250:6c01:100::2,这种配置的时候,一般指定为实际存在的Interface号,如果只有一块网卡的话,应该是4号Interface。

*/为本机配置路由: ipv6 rtu ::/0 4、2001:250:6c01:100::1对端(服务端)如果是网络中心,请看路由器配置。

如果对端也是PC机,根据系统不同,按本站所列各操作系统的配置方法配置。

5、如果要用WindowsXP做路由器, 则还需要打开其他接口的转发功能. 例如, 如果接口4是你的网卡, 你所在的局域网就是挂在这块网卡下的, 那么你还需要打开它的转发功能: ipv6 ifc 4 forwards根据需要,你可能还愿意打开某些接口的路由广播功能

IPV4如何下载IPV6资源?满意给分。

1. 学校用IPV6一般是解决地址不足问题(中国现有的IPV4网络并无多少网络与IPV6并通),学校通过局域网在学校内实现IPV6通信。

现在电信不提供普通用户的IPV6服务。

2.种子可能并未下载成功,看看完整的种子的大小有几十KB。

如下载下来是.php文件就是不完全的种子。

IPv4、IPv6、IPv9三代协议哪个好?

IPv4 优点: 实际证明符合当初的设计(1960-1980),是现有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基础。

不足: 原设计没想到互联网发展这么快,IP地址不够 预测表明,到2010年地址分配完毕。

比如,整个中国的IP地址还不及美国一个大学的地址多。

不安全,不能进行保密传送。

地址分配效率低只有0.33~0.22%。

不适合无线应用。

不能适合多媒体传送, 只适合数据传送, 图象和声音质量都比较差。

IPv6 优点: 增加了地址长度(为2128), 增加了安全保密算法, 增加了常规的图象和声音的传输。

增加了无线上网手段。

不足: 效率特别低,只有0.01~0.03%(实际试下来比IPV4多不了多少)。

其设计地址理论容量为30年(特别是IDSN的位长为1050,ATM位长为2160。

均在设计时考虑了地址的长度)。

但IPV6设计时只有1015地址,所以远远不能满足人类对IP地址的需要。

没有地理位置,所有国家均消失, 只留下商业、国际组织和美国本土。

其安全保密算法均控制在IPV6设计者手中。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图象和声音协议的方法。

无法用数字按键上网(特别是手机)。

不能直接用IP地址表示,必须经过DNS翻译。

联网用的算法复杂,有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英文、多国文字等。

没有紧急用类别,不适合在紧急和战争状况下使用。

IPv9 优点: 1、地址容量大为2256,效率高。

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可以给世界上的人类需求分配一个永久的IP地址。

而且以后还可以自动按顺序增加,因此,IP地址容量足够大。

可以和现有的IPV 4、IPV6网络互通。

2、采用了定长不定位的方法,可以减少网络开销,可像电话一样进行不定长使用。

3、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环保要求。

根据需求可以实现端到端,做到低成本、高效率、经济性特别好。

同时,对用户隐私权的保护得到了加强。

并在设计时考虑到了环保问题。

不足: 得到了加强。

并在设计时考虑到了环保问题。

4、采用特定的加密机制。

特别考虑到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今后会出现诸如生物芯片和量子计算机等高新技术,预见了将现有计算机的解密能力超越了热力学的范围。

加密算法控制权掌握在设计者手中,因而不存在IPV6那样受制于他国,所以网络特别安全。

5、采用了绝对码类和长流码类似的协议,解决了声音和图象在模拟电路中传输的矛盾。

6、可以直接将IP地址和Mac地址作为域名使用,特别适合于使用手机和家庭的上网。

7、采用十进制算法。

简化了计算机和计算机互联算法的基础,从而为今后计算机互联网发展确定了新的游戏规则。

并确定了将杂乱无序的互联网算法逐步统一为十进制算法。

8、有紧急类别,可以解决在战争和国家紧急情况下的线路畅通问题。

做到军民两用。

9、特别适合无线网络传输。

10、采用了特别的语言表示法,简化了网络管理中的管理难度,便于推广普及。

1 1、采用了IPV9和IPV4过渡策略,有利于延长现有IPV4网络资源的生命期。